果酱果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落秋文学网网office11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乾兴三年十月十六,太皇太后黄氏崩逝。十月十七日未正三刻,大殓成服,群臣衰服入临奉慰。
在我的一力主张下,上黄氏谥号为宪圣慈烈,行九虞之祭,入葬景陵。
黄氏这几年移居枫林苑,坊间颇有传言,说我苛待祖母,可如今大家看到她的丧礼如此隆重,我又一连三日水浆不入口,极尽哀思,这些流言又渐渐淡了下去。
只是谁也不知道,我表面如此伤怀,不过是为了悼念自己一去不复返的少年。
我六岁那年便于大娘娘一同临朝,御座正与她的座位相对。群臣向来是面向大娘娘奏事,视我于无物,我便只能看到他们的后背和臀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十七岁。
可笑吗?这就是我整个童年与少年时期的听政经历,名义上的天下之主,其实不过是一个大娘娘和群臣都需要的傀儡。
我是在十六岁那年遇到刘娘子的。
大娘娘笃信佛教,为了尽孝心,我有时会陪着她在保慈宫诵经敲磬。对于这种走过场的事情,我内心一向十分厌烦,这天一不留神便敲错了,大娘娘皱眉扫了我一眼,殿内内人皆低头不敢作声,唯有刘娘子失声笑了起来。
她那时身着玉色对襟衫,茜色褙子,那样娇媚鲜艳的颜色,那样明媚灿烂的笑容,一下子照亮了我黯淡的少年时光。
大娘娘本要责罚她,还是我一力主张拦了下来。
那日傍晚照例是范相公在资政殿给我讲生书,一个刻板无味的老夫子。我知道,大娘娘给我选这些腐儒做先生,不过是想把我培养成一个俯首帖耳、恪守祖宗法度的皇帝,就像我仁德懦弱的□□父那样,而我自小敬仰爹爹,他才是我心目中年轻有为、锐意进取的英睿天子,是我真正想要效法的人。
若在以往,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故意问一些范相公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欣赏这位老夫子窘迫的模样,可是今天我很配合,很快便把书背熟了。我想早一点去见刘娘子。
我已经让福宁殿内侍押班卫绍钦给刘娘子送信,令她今晚来殿中侍寝。我十六岁了,又是天子,有自己心爱的女人是很寻常的事。我忽然想起了李后主的诗: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像郎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