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白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落秋文学网网office11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为防盗章, 本文防盗比例50%,时间23小时 玉珠再接再厉, 将整个身子都贴了上去。
张氏被她闹得哪里还拿的稳针,干脆放下了手里的衣裳, 没好气地说道:“你这事都成了,还来讨好我,起开起开,没那闲工夫搭理你,找你爹去,我这忙着呢。”
玉珠自然是不会被自家娘亲的态度吓退的, 根据她长期的斗争经验,娘这会儿肯定心软了, 就是嘴上还不饶了她。玉珠好话翻着花样来说, 一张小嘴都不带喘气的。
沈氏从李家回来的时候, 母女俩已经和好如初了。
李家那边已经说成了。可怜李老头六十好几的人了, 听到沈氏的来意, 也不由地红了眼眶。
自从家里儿媳和儿子去了, 这日子就越发难过了,大孙子本来是个有出息的,也上过一年学, 先生还夸过他。可因为家里头实在难,那孩子就自个儿在镇上找了份学徒的差事干了起来。好在那杂货铺老板不是什么刻薄人, 虽然不教什么本事, 但一口饭还是给饱的。
可做学徒到底寄人篱下, 那孩子又是个锯嘴葫芦,有什么苦水也不会和他们说,他这心里啊,总是担惊受怕的。
李老头没见过什么市面,他就觉得在家百样好,现在苏家好心帮衬他们,虽说货郎也苦,风里来雨里去的,可到底能着家,而且苏家的东西他听老婆子和小孙女说过,村里妇人都抢着买,他大孙子又是个聪明的,肯定能做好这买卖。
李老头老两口感激地送走了沈氏,就连忙托人去镇上喊李大山回来。至于本钱,老两口是打算把存的棺材木卖了。
这家子人虽然穷,但道理还是明白的,苏家帮他们就是好心了,哪里能赊货白捡便宜呢。
话再回到苏家这头,沈氏回来了就把三个儿媳和玉珠玉琴两个姑娘家叫到了房里。玉兰在绣嫁妆,而且马上就是要抬出去的人了,沈氏也不打算让她忙活了。
先前三儿媳把七百文钱都给了她,还跟她把所有事都交代了一遍。
说到这,沈氏心里也是欣慰的,三儿媳虽然是个有主意的,女儿也不太会养,但在大事上还是有数的,晓得知会长辈,不自己瞎拿主意。
沈氏想着,满意的看了张氏一眼,连一旁的玉珠都被顺带了,玉珠有些受宠若惊。她为人懒散一向让阿奶很是嫌弃,没想到这回竟是让阿奶变了看法。
沈氏把和李家的想法和态度说了一遍,又交代了三个儿媳以后帮把手。现在事还没做起来,两个小丫头也好锻炼锻炼。尤其是玉珠那丫头,再不好好教教,她都没脸出门和老姐妹唠话。
沈氏交待完就让大家散了,三个大人还有事做,各自忙去了,玉珠和玉琴两个小人,脸上的兴奋藏都藏不住,嘴一直咧着,两人手拉手跑去灶房后头的空地上挑拣,这头笔买卖,一定要挑一些品相好的,要不是太麻烦,玉珠还想在皂上雕花呢。
雕花!玉珠一拍脑袋,想起来了,秦根送给她的什么宫中蜜皂可不是什么方方正正的寒碜模样,那一块块都做得艺术品似的,可逼真了。
玉珠觉得自己真是傻了,肥皂哪有雕花的,一般都是在模子上做花样。爹爹手巧,木活儿做得也是不错的,简单的模子应该是会的。她家做青团粑粑的模子不就是爹做的嘛,那一个个青色团子上的福字,看着就卖相好。
玉珠越想越觉得在理,医书她看起来还需要些时日,而且原料贵的,村里卖不出去,镇里没点名声,人家也不会要,还是要等秦恒把名声打出去她才好做。现在就是把皂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