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国泰民安 (第2/2页)
红尘半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落秋文学网网office11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渐渐多了起来,很多是搭乘索道上山的,但阳光似乎很难照到此处,这里已经不像之前还两侧怪石嶙峋,有一侧分明是幽深的山谷,似乎还能隐隐听到风啸之声。一把“斩云剑”孤傲地立在悬崖边,侧看如二指竖立,传因此处位于谷口,风云推动,塑造出这等模样,故名“斩云”。
才过“斩云剑”不久,又到“云步桥”前,这里似乎和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莫不是云常年升到此处?孙扬心里想着。“云步桥”旁的石块上,几条细细的瀑水顺势流下,但从上面的水渍看来,平日里水势应该不小,想必是这炎炎夏日里,雨缺水枯,所以无幸见这“云步桥”前石幕飞瀑了吧。
不到“十八盘”,可能就不算登过泰山,东岳的精华就集中在这里,从这里开始两面山崖对立,中间漫漫长道直通山顶,如同登天一般。即便是这短短几百米垂直高度间的“十八盘”,也被分为了三块,“开山坊”到“龙门坊”尚算平缓,到“升仙坊”的这段则开始左弯右拐起来,过了“升仙坊”便是一步登天的感觉了。
一行人终于在“南天门”后会和了,拍照,单人、双人、四人各种组合,拍完才定下心来好好看看这风景。山下的台阶何止百千,苍木青松何止万千,孙扬心目中真正的“南天门”就该是这样一步一步爬上来的,独独缺了几片云海而已。
歇了好久,用过了干粮,他们四人重整行装,穿“南天门”而出,眼前是原本不该出现在山顶的景况。这条名为“天街”的集市集满了各类商品食物,每个摊头前游人纷纷三两驻足,好不热闹。
穿过这条街,那高高的台阶之上,就是供奉传说中那位俗称“泰山老奶奶”的“碧霞元君”的祠堂了,孙扬的姨夫给孙扬特地推荐过这位“泰山老奶奶”,让他去到泰山一定要进去拜拜,非常地灵验。“碧霞祠”前,香火不断,孙扬取出从山下背上来的三支清香点上火在祠堂前虔诚地拜了三拜。
孙扬对泰山的评价很贴切:台有多少阶,石刻多少字。这一路散布在路边,始终伴随着游人的大小石刻似乎都只是小仙,唯有这眼前的摩崖石刻才能称得上是大仙。“天下大观”四字金光灿灿,一篇“纪泰山铭”如同上古天书,字字珠玑,一旁的“壁立万仞”仿佛指的就是这壮观的摩崖石刻。
“玉皇顶”上,众山皆小,这便是雄峙天东的极顶之上了,开阔的视野仿佛可以看到黄河入海的地方。忆当年,圣人孔子便是在这里小的天下,所以才有了“孔子小天下处”的石碑。
《念奴娇·泰安》
泰安天下,诉不尽,多少风云沉静。始自秦皇,征百越,独拒匈奴范境。
四海升平,八荒肃立,是奉谁人命?昂头天外,傲居风啸山岭。
追战国溯春秋,笑朝秦暮楚,诸国凋罄。劣计不成,门客毙,合纵连横相竞。
盖世之功,绵延千万里,轨同文并。江山齐聚,诺一言九州应。
正恍惚间,奚畅三人已经在一旁的石头前拍起了照片。孙扬一看,不错,这正是被用作泰山名片的那块著名的石头,只见这块巨石如同玉章被搁在山顶之上,硕大的章面上稳稳地刻着“五岳独尊”四个红字,仿佛可以号令天下一般的气势。待众人拍完,孙扬来到石旁,一手插兜里,一手指天,让奚畅给自己来了个大大的特写。
“泰山极顶”的石碑立于泰山顶峰的原石之上,四周千万金锁红带环绕守护,华夏历代对这座具有中华象征的山岳推崇可想而知。
下山之路,孙扬领衔。王林还能勉强跟上,奚畅已跟毛健君落在了后面,复抵“斩云剑”,孙扬见两人迟迟还没未跟上,便买了几瓶水在此等候顺便和王林稍作歇息。下山容易,上山难。行至红门,恐怕只有孙扬一个人是这么想的,看着另外三人有的喘气,有的喊累,有的捏腿,孙扬感觉自己像个最终的胜利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