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艳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落秋文学网网office11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丑女贾南风嫁给晋朝太子司马衷
晋泰始七年(271年)正月,和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在拉锯战的石鉴,被举报攻击东吴的时候虚报杀人数目,谁举报的,可能是同情杜预的人吧,也可能是石鉴的政敌,这个不好猜。司马炎下诏,免除石鉴的官职,打回老家,终身再录用,但不剥夺爵位和封地。(但后来又起用石鉴了)
西北的战事越闹越凶,羌人、氐人(关于氐羌的历史以后再讲)等和鲜卑人秃发树机能合兵一处,把凉州州长、猛将牵弘包围,牵弘阵亡。西北的局势牵动着朝野的心,朝廷需要派一位大员去安定西北,经人推荐,贾充进入了司马炎的视野。
贾充(217年-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他父亲叫贾逵,是曹魏的豫州刺史、阳里亭侯。贾逵晚年才生下了贾充,老来得子,对贾充十分的宠爱,贾充是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贾充11岁的时候,父亲贾逵去世了,他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后参与司马师的军中事务,跟随司马师讨伐毋丘俭、文钦,平定叛乱后,司马师眼部病痛发作,回许昌,留下贾充监督诸军事,因为有功增加封邑三百五十户。司马师死后,贾充在司马昭府中做事,跟随司马昭讨伐诸葛诞之乱,贾充献计攻破诸葛诞的城池,被进爵为宣阳乡侯,增加封邑一千户。后任廷尉(相当于国家法院院长),贾充擅长法理,任上有纠正、平反错案的名声。 后转任中护军(中央军事总监),甘露五年(260年)5月,曹魏帝曹髦再也不能忍受成为摆设的尴尬,喊出名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然后率领皇家禁卫武士以及仆人等数百人,擂鼓呐喊去攻打司马昭,贾充在南宫门拦下曹髦,双方混战,曹髦拿剑前进,贾充部队不敢冒犯皇帝,军队将要溃败。部将成济对贾充说:“今天的事该怎么办?”贾充大声说:“司马昭将军厚待你们,正是为了今天,还有什么可疑虑的!”于是成济抽出长矛直奔曹髦,曹髦被刺死。后朝野理论纷纷,要求诛杀贾充和成济,但司马昭保下了贾充,舍车保帅,屠杀了成济的全族,可笑成济还在家里等着加官进爵呢,结果等来了灭族的消息,政治很残酷!后司马昭又加封贾充为安阳乡侯,增加封邑1200户,统领城外诸军,加任散骑常侍(皇帝侍从,在皇宫值班),地位进一步显赫。
曹魏景元五年(264年)正月,司马昭得知灭蜀国的钟会有谋反自立图谋,命当时是中护军的贾充带兵占据汉中,防范钟会。264年5月,司马昭奏报皇帝恢复了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贾充被封为临沂侯。贾充不但文采好,而且善于揣测司马昭的心理,于是很是受崇信,俸禄赏赐等都优于其他官员。贾充与裴秀、王沈、羊祜、荀勖(xu)都深得司马昭信任,为心腹忠臣,贾充和羊祜、杜预等一起制定了《晋律》。
司马昭有意把王位以后传给弟弟司马攸,但贾充等力争,为司马炎被立为世子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司马昭病重交代后事的时候,对司马炎说:“了解你的人是公闾啊(贾充字公闾)。”司马炎继承王位后,拜贾充为卫将军(二级上将)、仪同三司、给事中(供皇帝咨询的官员),改封临颍侯。等到司马炎登基为帝后,封贾充为车骑将军(一级上将)、散骑常侍(皇帝侍从)、尚书仆射(政务院副职),改封鲁郡公。
贾充有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叫李婉,是曹魏帝曹芳的宠臣、名士李丰(李丰被司马师诛杀事,参看我的公众号前文)的女儿,李婉为贾充生下两个女儿,大女儿叫贾褒,是齐王司马攸(司马昭弟弟、司马炎叔叔)的正妻,次女叫贾裕。李丰被司马师诛杀后,贾充与李婉离婚。
贾充的第二任妻子叫郭槐,是一个太守的闺女,也是曹魏名将郭淮的侄女,生于曹魏青龙五年(237年),比贾充小20岁,男人都是疼爱小老婆的,贾充对郭槐也是相当宠爱,对郭槐迁就纵容,这使得她在家里越来越任性和霸道,越来越不受贾充控制,贾充越来越怕她,有时候为了少见她,就以加班为名,尽量少回家。郭槐为贾充生下了两个儿子两个闺女,但不可思议的是,这两个儿子都因为同一个原因在幼小年龄就夭折了。有一次贾充下班回家,看见乳母正在喂小孩子吃奶,孩子吃奶的模样很是可爱,贾充忍不住去摸小孩子的脸,可是正在这个时候,郭槐出现了,她认为贾充不是去摸小孩子的脸,而是另有目的,暴怒,后把乳母打死,但估计因为她奶量不足,小孩因思念乳母而死。如果说这个儿子的死是个意外,但第二个儿子因为同样的原因死亡,不能不让人觉得太不可思议。郭槐生的两个女儿,大的叫贾南风,生于曹魏甘露二年(257年),小的叫贾午,生于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事实将证明,这两个都是“极品”。
贾充有“弑君”的恶名,加之他没有正直公正的操守,虽然有点小才华,但主要靠谄媚取悦于人,得到一些朝中正直人士的鄙视和厌恶。比如侍中(皇帝高级顾问)任恺、中书令(中书省的头,皇帝内廷,代表皇帝下发批件)庾纯等人就非常厌恶贾充。任恺(223-284年),字元褒,安乐博昌(今山东博兴县)人,父亲是曹魏的太常(主管祭祀的官),任恺年少时就有度量和见识,后娶魏明帝曹叡的女儿为妻,晋建立的时候,被任命为侍中,封昌国县侯。他为人正直,鄙视贾充的为人,不想让贾充久在朝廷行走,总想压制他,贾充也恨任恺,但拿他没办法。庾纯(生卒年不详),字谋甫,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庾家在颍川是大族,东晋时候庾家还要浓墨重彩画上一笔),博学多识,为当时的儒学的大师,他也很讨厌贾充,明里暗里和贾充做对。
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叛乱,大将胡烈被杀,扶风王司马亮被免职,派去的司令员石鉴又因故被免,胡人的声势越来越大,朝廷需要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去扫平西北,这时候任恺和庾纯一看赶走贾充的机会来了,于是联名向晋武帝司马炎进言:“秃发树机能是一个大患,应该派一位德高望重、有威名而又有谋略的大臣前去镇抚”,先夸奖贾充,再下套。司马炎认为他们说的对,问:“你没看谁可以担任此要职?”任恺和庾纯推荐贾充,并又对贾充的能力赞扬一番,表示了钦佩,他们其实私下都知道贾充绝对没有这个本事扫平秃发树机能。司马炎一听,认为他们说的对,推荐的人选合适。于是泰始7年(271年)7月26日,司马炎任命贾充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秦州、凉州军区司令员),仍保留侍中、车骑将军职位。贾充拿到任命书后脊背发凉,六神无主,忧心如焚,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一去,不会有好结果。
但贾充也有同党,他的同党是荀勖(xu)、冯紞(dan)。荀勖(?—289年),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高门出身,学识广博、善于谄媚,还是个音乐家,但他的音乐水平和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有差距,他的音乐被阮咸挑出了毛病,开始不服气,从地下得到一把精准的古尺校准自己的乐器后,才知道阮咸说的是对的,从此对阮咸服气。冯紞(?-286年),冀州安平(今河北冀县)人,博览群书、口才好。他们和贾充沆瀣一气,打击异己,结党营私。荀勖、冯紞一看贾充要去西北了,也着急了,因为他们的铁三角要被拆分了,不过奸臣的点子有时候比忠臣的多,因为他们脑子里坏水多。荀勖对贾充说:“你身居高位,竟然被匹夫任恺摆弄成这样,岂不丢脸?但是这次出征,皇帝下了命令,没有合适的理由推辞。近来宫中传出消息太子婚配, 看来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把你的女儿嫁给太子,到时候用不着推辞,自然会留下来(筹备婚姻事宜)。”贾充说:“这是个好主意,可是谁能去办这件事呢?”荀勖说:“我去试试。”冯紞完全赞同荀勖的意见,三个人着手开始行动。
贾充的妻子郭槐也上阵了,用大批金银财宝贿赂皇后杨艳和杨艳的左右侍从,请求杨艳求司马炎娶贾充的女儿,侍从也不断在杨艳面前说贾充女儿的女儿贤良有淑德。起初司马炎准备为儿子迎娶大臣卫瓘的女儿当太子妃,他认为卫瓘家的美丽基因良好(卫瓘的孙子卫阶是中国四大美男之一,也证明了这一点),司马炎说:“卫家有五个长处,贾家有五个短处:卫家贤良,男丁兴旺,卫家容貌美丽,身材修长、皮肤雪白。贾家嫉妒心强,无子(两个儿子都夭折了),外表丑陋、个子低、皮肤黑。”但杨艳说:“贾家女儿有淑德,是个贤内助,外表是其次,齐王司马攸的妻子不就是贾家的闺女吗?两个人夫妻恩爱”司马炎一听还有点道理。荀勖和冯紞经常在司马炎耳边说:“贾充的女儿才能容貌绝世无双,如果能娶到东宫,必能很好的辅佐太子,有《关雎》(诗经中的诗)中后妃的德行。”杨艳也命荀顗说贾女的优点,劝司马炎立贾家闺女为太子妃,荀顗是太子太傅(太子三师之一), 德高望重,说话很有分量。经这么多人的相劝,司马炎终于决定迎娶贾充家女儿为太子妃。贾充和郭槐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贾南风本年(271年)15岁,二女儿贾午本年12岁,贾南风外表丑陋,怎么去形容呢?还是留给大家想象吧,二女儿贾午还漂亮些,贾充觉得让贾南风嫁给司马衷,也有点对不起司马家,怎奈二女儿年龄太小,实在无法撑得起成人的衣服。
适逢洛阳京城下大雪,平地里积雪达到二尺(将近现在的50厘米),军队不能出发,不久太子就要结婚了,于是司马炎不再让贾充去西北平叛,把他还按以前职位安排。
泰始八年(272年)二月十七日,晋朝太子司马衷迎娶贾南风为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