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吴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落秋文学网网office11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势虽然侥幸地灭掉了李奕的叛军,然而,已经就任荆州刺史一年有余的桓温,已经开始虎视眈眈地观察着成汉帝国所发生的一切,李奕的造反让桓温看到了成汉政权的分崩离析和摇摇欲坠,他随时准备着发出掏心的一掌。采取先西后北的策略,首先灭掉成汉帝国是他实现人生理想的第一步计划。
按说出兵成汉国这种大事绝对不是一个诸侯就能决定的,但是饱受等待之苦的桓温觉得要是循正常的途径禀告朝廷,再经过朝廷商议一致同意,那已经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纵观中国历史上汉人统治的各个朝代,若不是被对方逼迫得走投无路,有资格参与朝议的大臣中基本上是主和派压倒主战派,这是人性使然,人类身上的保守基因总是多于冒险基因,勇于冒险的人总是少数的。桓温对于朝中大臣能够赞同他的攻袭计划心里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另外,朝中现时是司马昱当政,一件普通的政务事情禀告上去往往要整年的时间才能批复下来。桓温过去觉得这行政效能也太低了,就经常加以劝说鼓励,而司马昱却说:“一天有成千上万件事,哪里快得了!”桓温对此也是无语了。
桓温决定为讨伐成汉的事情召开一个帐前会议,他召集了所以的重要的幕僚人员来参加。大多数的幕僚对现在就马上进攻成汉纷纷持反对意见,主要理由大概可归纳成以下三点:第一,军队人数不够。此时的桓温仅仅只是一个安西将军、荆州刺史,以一州之众担当灭敌一国的重任,自古以来未曾有过;第二,蜀道艰险,易守难攻,军粮转运困难,一旦失败,将退无可退;第三,要是主力西进,北面的石虎知道后肯定会趁虚南下。这三个问题都是非常现实和非常难以应对的问题。一些幕僚还提出,当初刘备往西入蜀的时候,若不是刘璋引狼入室,恐怕不见得就会成功。
因此,当众幕僚纷纷提出一些现实问题的时候,桓温也跟着有了一些的动摇,他心想:“是不是我原先想得太乐观了,这件大事还是要从长计议。”
这时,建武将军,都督沔中诸戍江夏、随、义阳三郡诸军事,江夏相袁乔站了出来,他劝说桓温道:“经营异常重大的事情,本来就不能按照平常的经验去判断,而又智慧的人却可以对此了然于心,然后,一切都在自己的计划掌控当中。如今天下的灾祸,不过就是西面和北面的就这两个敌寇而已。蜀国固然险固,但成汉与石虎相比,实力却弱许多,要消灭敌人,当然要先从容易的下手。如今,逆流而上将近万里,历经天险重重,敌人如果有防备,我们未必能够成功。可是,现在的情况是:蜀人自以为自己拥有重重天险,就不急着修整战备,如果我们带领一万精锐的部队,轻装迅速的奔袭他们,等到他们听到我军进攻的消息,我们已经度过了重重险关。李势君臣如果不自量力要和我军决战,我们一定能够把他捉拿。至于大家认为一旦我军西进,石虎就会觊觎荆州,这又是似是而非的观点。为什么呢?因为石虎听说我们万里征伐,一定会以为我们已经在后方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必然不敢贸然行动;即使他渡过了长江,我们的防守力量也足够防御边境,不用担忧。蜀国沃野千里,号称天府之国,过去诸葛亮以之来抗衡整个中国。成康年间,成汉就与我方发生过十数次战役,他们总是制约着我们的北伐行动。如今的李势确实没有什么本事危害我们。但是,他处于我们的上游,难保将来不袭扰我们。如果能够采取奇袭的办法把它拿下,既可以拥有它的人口和经济,又能巩固我们北伐时的侧翼安全,那对于国家有莫大的好处。”
听了袁乔慷慨激昂的发言后,桓温终于下定了袭取成汉的决心。不过,他若要袭取成汉,就不得不防备来自北面的石赵帝国的攻击,兵力不敷使用,所以他一旦定下了用兵的决心后,就第一时间去找益州刺史周抚商议此事。
周抚,字道和,庐江寻阳人,祖籍汝南安城。晋梁州刺史周访之子。周抚刚强有毅力,有其父之风,但统领军队的能力却不及其父。曾任丞相掾。太兴三年(公元320年)周访去世后,周抚在服丧后承袭其父寻阳县侯爵位,并官拜鹰扬将军、武昌太守。及后,驻镇武昌的大将军王敦任命周抚为自己的从事中郎,与邓岳同为其爪牙。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王敦举兵进攻建康,王敦之乱爆发。同年王敦攻陷建康,把持朝政,周抚则被王敦任命为南中郎将、督沔北诸军事,代甘卓镇守沔中地区。
太宁二年(公元324年),王敦为求篡位,领兵再次攻打建康,周抚亦领二千人跟随。同年,王敦病逝,王敦之乱被平定,周抚与邓岳皆逃亡,一同逃到西阳郡蛮族中,并得酋长向蚕接纳。次年,朝廷赦免王敦余党,周抚与邓岳于是出降谢罪,并受诏被禁锢。
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司徒王导任命周抚为自己的从事中郎,让他出任宁远将军、江夏相。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历阳内史苏峻率叛军攻陷建康,江州刺史温峤等人发起义军讨伐苏峻,周抚亦派兵支持温峤。苏峻之乱于次年被平定,周抚迁任南中郎将、监沔北军事,镇守襄阳。
咸和五年(公元330年),后赵荆州监军郭敬进攻襄阳,后赵皇帝石勒命郭敬退屯樊城,并偃藏旗帜,并放假消息欺骗前来侦察的人,声称将会有大军前来。同时郭敬又命人在河水中洗马,洗完又洗,日夜不绝,装成在准备大量马匹等待大军的样子。周抚听闻,信以为真,于是恐惧之下弃城出奔武昌,郭敬因而成功攻进襄阳。周抚因此被免官。因为周抚与琅琊王家关系密切,后来,周抚又获任振威将军、豫章太守。及后更接替毌丘奥,假节监巴东诸军事、益州刺史。不久后,又进号征虏将军,加督宁州诸军事。
建元元年(公元343年),周抚在庾翼的指示下曾与西阳太守曹据攻伐成汉,在江阳击败了李恒。
虽然大家都是刺史,但是拥有大片实土的持节的荆州刺史桓温是能够节制只得虚名的假节的益州刺史周楚的。当遇到顶头上司亲自来拜访自己,年长很多的老江湖周抚开始也略有一些的意外。当桓温跟周抚谈起自己定下的袭取成汉的计划时,周抚满口答应,极力支持。因为他知道自己劳碌大半生,还曾经很离谱地排错队,他为了纠正这个重大错误可算是费尽了力气。现在,望着这个跃跃欲试的正值盛年的顶头上司,周抚情不不禁地回忆起自己过去年轻时所走过的各种路和所犯过的各种错,他曾经以为已过盛年的自己已经没有多大的希望了。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周抚依稀地感觉到,可以令自己真正翻身做主人的机会这次总算真的降临了。
周抚的儿子就是桓温在琅琊王府的故旧周楚,他后来做了庾亮的征西军事,现在在其父亲身边任职。
尽管得到周抚父子信誓旦旦的支持,可是有名无实的益州刺史周抚所能够掌握的兵马也就是可怜的那么千把两千人,桓温策划的冒险行动到目前为止还是显得困难多多和风险重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