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落秋文学网网office11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章过年
方至兴庆宫,圣人的赏赐便源源不断送来,大多不过是些“腊脂”一类,恐是年关将近的缘故。
十二月二十八日,圣人征夫蒙灵詧入朝,在我和师姐们的请求下,九娘被圣人赐给他为妾。
今年与往年不同,圣人似乎格外高兴,满口答应了杨氏三姐妹的要求,诏令太常寺要一月之后除夕夜上的“傩舞”规模比去年大上一倍。
“傩舞”,是一种被视为可以驱除邪魔瘟疫的群舞。人数往往数千人以上,按照去年两千五百人的规模,今年多上一倍,那就得是五千人。
太常寺的所有人不分位次倾巢而出,甚至将不在册的散伶也招去凑了数,可还是不够,无奈之下,太常寺卿只得向教坊和梨园求救。
幡绰听说了此事,双眼放光,硬拉着我一起去学习“傩舞”。并且,他还向太常寺卿建议我戴上狰狞的面具,穿上红黑衣裤,在数千人中赤足击鼓跳跃。
黄幡绰必定是恨我。
且不说,我并非是男性,就说我这年龄,也并不符合历来对“童”的规定。可太常寺卿像是入了魔怔,不但答应了黄幡绰,还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绝不让第三个人知道“傩舞”的“男童”是公孙大娘的嫡传子弟李十二娘。
除夕之夜很快就来临。
(天宝七载)兴庆宫的各个角落都萦绕在沉香的香气之中,明晃晃的烛光使黑夜恍如白昼。
圣人兴致很高,开怀畅饮着椒柏酒的同时,还享受着耳侧一众妃子的甜言软语。手下的一众文臣争着抢着进献应景诗文,以歌颂他的功德,称赞这大唐盛世。
我带着面具,按照先前排好的,一边有条不紊地跳着烂熟于心的舞步,一边从眼缝里搜寻着殿下的身影。
听阿蛮说,在我离开长安后不久,圣人便降旨为他迎娶了一位良娣。那位良娣的祖母窦氏,正是已故昭成皇太后之妹。
能够娶到这样一位身份尊贵的良娣对殿下而言,实乃大幸。
“傩舞”结束后,我怕被人认出,迅速回去换了衣裳。
宫里历年来都有守岁的习惯,灯火通明,热闹无比,可我换回襦裙后却不愿再出去了。幡绰这会子也不知去了何处戏耍?偌大的梨园此时此刻只有我一人,好不落寞。
“阿媛。”
身后有人在唤我,我立即回了身。
是殿下!